《植物学(2)》教学大纲

2020年11月01日 20:42  点击:[]






校徽_副本 - 副本



Betway必威手机版



 


教  学    

课程名称   植物学(2     094094    

             必威BETWAY官网                  

专业班级    2019级生科(师范) 生科(非师)  

《植物学(2)》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94094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

植物学(2

英文名称

Botany   (2)

学分

3

建议修读学期

2

总学时数

90

其中学时 18

实验学时

33

其他学时

预修课程

《植物学(1)》、《高等数学》、《无机化学》

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实验作业、校园实习作业等

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师范)、生物科学(非师)

大纲执笔人

侯元同

大纲审核人

侯元同

一、课程性质

《植物学(下)》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为后续课程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遗传学、进化论等而设置的。让学生在学习了《植物学(上)》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高等植物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对高等植物各大类群,如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生活史及重要代表植物的认识,建立起植物界发展演化的概念。以具体代表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解剖观察,来加深学生对植物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进化规律的认识,通过野外植物学实习,学会识别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了解一些重要科、属种的详细情况,扩大眼界,接触大自然,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掌握一些重要植物的地理分布和经济价值,进一步对此保护和开发利用。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学证据和分类学处理方法;了解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况;掌握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以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史、亲缘关系等基本知识;掌握种子植物重要科、属、种的特征、亲缘关系、分布和经济价值等知识以及识别、鉴定种子植物的方法。(支撑毕业要求3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及动手操作、解剖植物的方法和步骤,学会编制和使用植物检索表,对植物进行鉴定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4

3通过查阅相关专业资料、综合分析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创造性的解决,树立终身学习与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学会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支撑毕业要求37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

1、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学证据和分类处理方法;了解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况;掌握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史、亲缘关系等基本知识;掌握种子植物重要科、属、种的特征、分布、亲缘关系、经济价值及植物鉴定方法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4 教学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解剖植物的方法;学会编制和使用植物检索表鉴定植物的方法;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在野外识别植物的能力。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7 终身学习

通过查阅相关专业资料、综合分析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树立终身学习与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学会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

课程目标3

四、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次课  绪论(支撑课程目标1

基本要求:

1、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学证据和分类处理方法。

2、了解植物分类学发展史,掌握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3
、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物种概念及命名法规的相关内容。

4、了解植物分类学领域主要的参考文献。

重点: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学证据和分类处理方法。

难点: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物种概念及命名法规的相关内容。

授课时数:3学时

基本内容:

一、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

二、分类学性状特征。

三、分类学处理的方法。

四、分类学发展简史(了解主要的进化系统)。

五、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理论

(一)物种概念

(二)命名法

(三)命名依据

(四)模式概念和居群概念

参考文献

第二次课  第八章  苔藓植物(支撑课程目标1

基本要求:

1、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生活史。

2、掌握苔藓植物孢子体和配子体的特征和结构术语概念。

3、了解苔门、角苔门和藓门的主要特征、区别及其重要代表植物。

4、深刻理解苔藓植物从形态结构上表现出来的水陆两栖性。

5、了解苔藓植物的起源、进化和在植物界中的分类学地位。
重点: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生活史。苔门、角苔门和藓门的特征及区别。
难点:孢子体和配子体,特别是孢子体的特点。

授课时数:3学时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1学时)
一、生态上的特征: 由水生过渡到陆生。
二、形态上的特征: 有茎、叶分化。
三、生殖器官的特征: 精子器与颈卵器,颈卵器植物概念。
四、世代交替的特征: 两个世代均明显,但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第二节 苔门(Marchantiophyta)(1学时)
一、苔门的一般特征,苔门、角苔门与藓门的比较。
二、代表植物举例
1
、地钱属(Marchantia),叶状体类型的代表(重点讲述)。

2、光萼苔(Porella),茎叶体的代表。

第三节 角苔门(Anthocerotophyta),有与其它苔门植物迥异的特征,以前有的学者将其作为一个属,放在苔门中,附带说明。
   
第四节 藓门(Bryophyta)(1学时)
  一、藓门的一般特征。
  二、代表植物举例
  1、葫芦藓属(Funaria )(重点讲述)。
  2、泥炭藓属(Sphagnum)。

3、黑藓属(Andreaea

第五节 苔藓植物小结
  一、苔藓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二、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

第三次课  第九章 蕨类植物,第十章 植物的系统发育(支撑课程目标123

基本要求:

1、通过生活史的观察和学习,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掌握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松叶蕨亚门、木贼亚门和真蕨亚门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3、明确蕨类植物的起源、进化及其在分类中的地位。
重点:蕨类植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植物。
难点:蕨类的生活史。

授课时数:3学时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蕨类植物一般特征(1学时)  

一、生态特征。
二、孢子体和配子体的结构。
三、世代交替的特征。

第二节 石松亚门(Lycophytina
  一、一般特征。
  二、代表植物举例  
    1
、石松属(Lycopodium)。
    2
、卷柏属(Selaginella)。
   
第三节 水韭亚门(Isoephytina
   
通过水韭属(Isoetes),了解本亚纲特征。
   
第四节 松叶蕨亚纲(Psilophytina
   
通过松叶蕨属(Psilotum),了解本亚纲特征。
   
第五节 楔叶亚门(Spyenophytina  
   
通过木贼属(Equisetum),了解本亚纲特征。
   
第六节 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2学时)
  一、一般特征。
  二、代表植物举例
    1
、瓶尔小草属(Ophioglossum)代表厚囊蕨。
    2
、紫萁属(Osmunda)代表原始薄囊蕨。
    3
、蕨属 Pteridium)。
    4
、苹属(Marsilea),槐叶苹属(Salvinia),满江红属(Azolla)。
   
第七节 古代蕨类植物举例  
  一、莱尼蕨属(Rhynia)。
  二、星木属(Asteroxylon)。
  三、鳞木属(Lepidodendron)和封印木属 Sigillaria)。
  四、芦木属(Calamites)。

第八节 蕨类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第九节 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第十章 植物的系统发育

一、植物界进化年表简介:以年表为线索,概述植物界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的演化过程。

二、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两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植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

第四次课  第十一章 裸子植物(支撑课程目标123

基本要求:

1、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分类。

2、掌握裸子植物的生活史。

3、掌握铁树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买麻藤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植物。

4、了解裸子植物在分类中的地位,确立种子的概念及其在进化中的作用。
重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史及其代表植物;种子的产生和花粉管形成的意义。
难点:裸子植物生活史,胚珠的构造。

授课时数:3学时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及生活史(1学时)

种子的产生。

外部形态的特点及解剖构造上的重要特点。

异形孢子现象,大孢子囊及大孢子的形成。雌配子体及颈卵器的构造(和蕨类植物相比较),小孢子囊及小孢子的形成。雄配子体的构造,配子体对孢子体的依存性,传粉和产生花粉管对陆生生活适应的意义。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
   
第三节  苏铁纲  

主要特征。

分类及代表植物。
      *
铁树科:铁树的形态、分布和用途。
   
第四节  银杏纲
     
主要特征。

分类及代表植物。
      *
银杏科:银杏(我国特有树种,著名的孓遗植物)的形态和用途。

第五节 松柏纲(1学时)
       
主要特征。
       
分类及代表植物。
       
以松属为代表,简述此类植物的生活史。
       
我国的松柏纲植物。

*(一)松科:科的特征;松属、落叶松属、雪松属、冷杉属、云杉属及其代表种的形态、分布和用途;我国特产的银杉和金钱松的地理分布和用途。
    *
(二)杉科:科的特征;杉木属、水杉属、柳杉属、水松属、落羽杉属及其代表种的形态、分布和用途。
    *
(三)柏科:科的特征;侧柏属、柏木属、圆柏属及其代表种的形态、分布和用途;其他有用植物。

第六节  红豆杉纲(1学时)
       
主要特征。
       
分类及代表植物。
       
(一)罗汉松科:特征简述;主要代表植物的形态、分布和用途。
       
(二)三尖杉科:特征简述;主要代表植物的形态、分布和用途。
       
(三)红豆杉科:特征简述;主要代表植物的形态、分布和用途。

第七节  买麻藤纲
       
主要特征。
       
分类及代表植物。
       
(一)麻黄科:科的特征;麻黄的形态、生态、分布和用途。
       
(二)买麻藤科:科的特征;买麻藤的形态、生态、分布和用途。
       
(三)百岁兰科:科的特征;百岁兰的形态、生态和分布。
   
第八节  裸子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第五次课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一)(支撑课程目标12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形态学分类原则,第三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第四节 被子植物分类:第一纲 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一)木兰亚纲

基本要求:

1、掌握被子植物主要特征及其在植物界中的地位,了解被子植物系统演化规律。

2、掌握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特征。

3、了解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主要形态术语。

4、掌握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

5、掌握木兰亚纲各科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代表植物。

6、掌握木兰类植物花结构上的原始性。
重点:

1被子植物主要特征。

2、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特征。

3、木兰亚纲各科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代表植物。
难点:

1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主要形态术语。

2、木兰类植物花结构上的原始性。

3、毛茛科植物花结构与传粉的适应性,如何体现科内类群的演化关系。

授课时数:3学时

基本内容: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1学时)
形态多样性及构造上的高度发展。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的最高阶段。
被子植物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特点。
雌蕊的意义;双受精在进化上的意义;果实的意义。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形态学分类原则

第三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26学时)
被子植物分为两个纲: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和百合纲(单子叶植物纲)。
第一纲  木兰纲Magnoliopsida(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15学时)
主要特征。
 
第一亚纲  木兰亚纲(Magnoliidae )2学时)
 
特征概述。
一、木兰目(目的一般特征
*1
、木兰科:科的特征;以木兰属植物为例,说明花部构造的原始性;木兰属、含笑属、鹅掌楸属等习见种的形态特点、分布及用途。
2
、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木兰目。
二、樟目(目的一般特征)
*1
、樟科:科的特征;樟树、楠木、山鸡椒及其它习见属种的形态、分布和经济价值(特别注意本科植物所产芳香油料和木材的利用)。

三、胡椒目(目的一般特征)

胡椒科:科的特征:胡椒的形态和效用。
四、睡莲目(目的一般特征)
1
、莲科:科的特征;莲的形态、生态和用途。
2
、睡莲科:特征及生态习性,与水生单子叶植物的关系。
五、毛茛目(目的一般特征)
*
毛茛科:科的特征(与木兰科作比较);毛茛属、铁线莲属、银莲花属、乌头等属多种不同的形态及本科植物的演化趋势。
六、罂粟目(目的一般特征)
罂粟科:科的特征;罂粟与其它习见植物的形态及效用。

第六次课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二)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第一纲 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二)金缕梅亚纲,(三)石竹亚纲

基本要求:

   1、了解金缕梅亚纲植物的起源及各目植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2、金缕梅亚纲植物花部简化、花形变小,形成柔荑花序,是怎样与起源环境相适应的?

3、掌握金缕梅亚纲、石竹亚纲亚纲各科植物的特征、分布及其经济意义。

4、掌握重点种类如昆栏树、水青树、杜仲、马尾树、白桦、红桦,太子参、菠菜、甜菜、何首乌、荞麦、大黄等植物的形态、生态、地理分布和用途。

5、了解石竹亚纲植物胎座类型演化趋势。

6、了解藜科植物适应荒漠环境的形态特点。

重点:

1、金缕梅亚纲、石竹亚纲各科植物的特征、分布及其经济意义。

2、重点种类如昆栏树、水青树、杜仲、马尾树、白桦、红桦白桦、红桦,太子参、菠菜、甜菜、何首乌、荞麦、大黄等植物的形态、生态、地理分布和用途。

难点:

1、金缕梅亚纲植物花部简化、花形变小,形成柔荑花序,是怎样与起源环境相适应的?

2、榕属植物隐头花序与虫媒传粉的关系。

3、风媒传粉导致由两性花出单性花的演变机制。

4、石竹亚纲植物胎座类型演化趋势。

授课时数:3学时

基本内容:

第二亚纲  金缕梅亚纲(Hamamelidae)(2学时)
特征概述。
七、昆兰树目(目的主要特征)
水青树科和昆兰树科形态及解剖构造的特点。
八、金缕梅目(目的一般特征)

金缕梅科:科的特点:常见植物的形态、分布和效用。

九、杜仲目
杜仲科:科的特征;杜仲的形态及经济用途(我国特产的硬橡胶植物及药用植物)。
十、荨麻目(目的一般特征)
*1
、桑科:科的特征;桑属、构树属、无花果等属的区别和分布。桑、构树、印度橡皮树等的特征及工业用价值。
2
、大麻科:科的特征;大麻属、律草属的的形态及代表植物的经济用途。

3、荨麻科:科的特征简述;苎麻及其他多种植物茎皮纤维的效用。
十一、胡桃目(目的一般特征)
*
胡桃科:科的特征;胡桃属、化香树属、枫杨属、山核桃属等的区别,代表植物的形态、分布和用途。
十二、山毛榉目(目的特征)
*1
、山毛榉科(壳斗科):科的特征;栗属、栲属、石栎属、青冈属、栎属等的主要区别,代表植物分布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2、桦木科:科的特征;花的演化;榛亚科和桦木亚科的区别;桦木、鹅耳枥及其他重要树种。
第三亚纲  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1学时)
特征概述
十三、石竹目(目的一般特征)
*1
、石竹科:科的特征;石竹属、繁缕属的区别,代表植物的形态和其它观赏植物以及习见的野生种类。
*2
、藜科:科的特征;甜菜、菠菜的形态和用途;本科植物适应于干旱、耐盐碱的生态特性。
3
、苋科:科的特征;苋菜、刺苋、喜旱莲子草、青葙、鸡冠花等习见种的形态、生态、分布和用途。
十四、蓼目(目的主要特征)
*
蓼科:科的特征;蓼属、何首乌属、荞麦属、酸模属、大黄属的形态区别及代表植物的形态和效用。

第七次课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三)

基本要求:

1、掌握五桠果亚纲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2、了解五桠果亚纲各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

3、了解锦葵科、堇菜科花结构与虫媒传粉的适应关系。

4、了解杨柳科植物花结构与风媒传粉的适应关系。

5、了解葫芦科、十字花科的主要蔬菜植物。

6、了解杜鹃花科、报春花科的重要观赏花卉植物。

重点:

1五桠果亚纲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2、葫芦科、十字花科的主要蔬菜植物。

3、山茶科、锦葵科、杜鹃花科、报春花科的重要观赏花卉植物。

难点:

1五桠果亚纲各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

2、锦葵科、堇菜科花结构与虫媒传粉的适应关系。

3、杨柳科植物花结构与风媒传粉的适应关系。

授课时数:3学时

基本内容: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第一纲 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四)五桠果亚纲

第四亚纲  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3学时)
特征概述。

十五、五桠果目

五桠果科:特征概述、重要植物的形态。
十六、山茶目(目的一般特征)

*山茶科:科的特征;几种主要植物的分布;茶、山茶、油茶的区别、效用、我国的产品及生产概况。
   
十七、锦葵目(目的一般特征)

1、椴树科:特征简介;习见植物。

*2、锦葵科:科的特征;棉的形态特点及主要种类区别,棉纤维在纺织工业上的重要意义。其它常见观赏植物。
  十八、堇菜目(目的一般特征)
  1、堇菜科:科的特征;主要种类的形态和效用。
  *2、葫芦科:科的特征;各种主要瓜类的鉴别及在国民经济上的重要性。
  十九、杨柳目(目的一般特征)
  *杨柳科:科的特征,花的演化;杨属和柳属的主要区别以及各属中重要植物的经济用途。
  二十、白花菜目(目的一般特征)
  *十字花科:科的特征;白菜属、萝卜属的区别,白菜、甘兰、芥菜、萝卜、荠菜等多种蔬菜和油料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经济价值。板兰根的药用情况,常见杂草的形态特征。

二十一、杜鹃花目(目的主要特征)

*杜鹃花科:科的特征;本科植物在我国分布情况以及重要属种的形态特征。

二十二、柿树目(目的主要特征)

1、柿树科:科的特征;柿树及其同类植物的形态和效用。

2、山矾科:科的特征;习见植物。

二十三、报春花目(目的主要特征)

*报春花科:科的主要特征;报春花属、排草属及其常见种类的形态特征。


第八次课  第八章 被子植物(四)

基本要求:

1、掌握蔷薇目、豆目各科植物的主要特征及重要代表植物。

2、了解桃金娘目、檀香目及红树目各科植物的主要特征及重要代表植物。

3、学习蔷薇科植物花筒的概念,搞清花筒形态与果实类型的关系,弄清这些问题与蔷

薇目内4个亚科植物之间进化关系的相关性。

4、学习豆目的蝶形花冠与假蝶形花冠的概念,从各科植物花的结构(主要是花冠类型、雄蕊数目及结合情况)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

5、了解红树目植物与海边淤泥环境的适应性。

6、掌握卫矛目与鼠李目植物在花的结构上的区别。

7、掌握卫矛科与冬青科、鼠李科与葡萄科特征的不同及代表植物。

8、掌握大戟科的主要特征及重要的经济植物,大戟花序的结构特点。

9、了解鼠李属植物在野外的关键识别特征及葡萄属植物花冠脱落方式。

10、葡萄科与葫芦科植物的区别及卷须本质不同。

11、掌握槭树科、芸香科植物的关键野外识别特征及重要代表植物。

12、掌握五加科与伞形科的主要区别及代表植物。

重点:

蔷薇目、豆目各科、卫矛科、冬青科、大戟科、槭树科、芸香科、五加科与伞形科植物的主要特征及重要代表植物。

难点:

1蔷薇科植物花筒的概念,搞清花筒形态与果实类型的关系,弄清这些问题与蔷薇科内4个亚科植物之间进化关系的相关性。

2、豆目的蝶形花冠与假蝶形花冠的概念,从各科植物花的结构(主要是花冠类型、雄蕊数目及结合情况)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

3、红树目植物与海边淤泥环境的适应性。

授课时数:3学时

基本内容: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第一纲 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五)蔷薇亚纲

第五亚纲  蔷薇亚纲(Rosidae)(3学时)
   
特征概述
   
二十四、蔷薇目(目的一般特征)

1、景天科:特征简述;景天及其同类植物的形态和生态。

2、虎耳草科:科的特征;虎耳草及其他常见植物的形态和用途。
  *3、蔷薇科:科的特征;与毛茛科的比较,分为四个亚科:

1)绣线菊亚科(Spinaeodeae):亚科的主要特征;绣球绣线菊、 麻叶绣线菊等的形态、分布和用途。
   
2)蔷薇亚科(Rosoideae):亚科的主要特征;蔷薇属、悬钩子属及其重要种类的形态和经济用途。
   
3)苹果亚科(Maloideae):亚科的主要特征;梨、苹果及其它各种重要果树的形态、分布、食用价值及我国的生产概况。
   
4)梅亚科(Prunoideae):亚科的主要特征;桃及其它各种重要果树形态、分布及食用和观赏价值。
   
本地常见蔷薇科植物。

我国劳动人民栽培果树的丰富经验。
   
二十五、豆目(目的一般特征),分三个科:
    *1
、含羞草科(Miosaceae):科的主要特征;合欢或含羞草的形态、分布。
    *2
、苏木科(Caesalpiniaceae):科的主要特征;皂荚、紫荆或其它代表植物的形态和效用。
    *3
、蝶形花科(Fabaceae):科的主要特征;豌豆及其它豆类的形态;根瘤的生态意义及在农业上的利用;介绍本科食用、油料、牧草、绿肥、药用、染料、水土保持、观赏等方面的重要种类及在国民经济上的重大意义。

二十六、桃金娘目(目的主要特征)

桃金娘科:科的特征;本科植物在我国南部的分布情况;桉树及其他重要属、种的形态及效用。

二十七、红树目(目的主要特征)

红树科:科的特征;特殊的形态特征和生态特征,呼吸根、支柱根,种子在树上发芽,在我国的分布。

二十八、檀香目(目的主要特征)

桑寄生科:科的特征;桑寄生的形态和生态。
   
二十九、卫矛目(目的一般特征)
   
卫矛科:科的特征;重要植物的形态和效用。

冬青科:特征概述;常见代表植物的形态和效用。
   
三十、大戟目(目的一般特征)
  *大戟科:科的特征;重要属种,如蓖麻、油桐、野桐、乌桕、橡胶树、木薯的形态、效用及我国栽培情况;大戟属植物花的特殊构造。
  三十一、鼠李目(目的一般特征)
  *1、鼠李科:科的特征;枣、拐枣(枳椇)的形态和用途。

2、葡萄科:科的特征;葡萄属、蛇葡萄属、地锦属的区别,代表植物的形态和用途。
  三十二、无患子目(目的一般特征)

1、无患子科:科的特征;龙眼、荔枝、文冠果、无患子的形态、分布和用途。

2、槭树科:特征简述,槭属的主要种类和效用。

3、漆树科:科的特征;重要属种,如漆树、杧果的形态、分布和用途;五倍子的来源和利用。

*2、芸香科(柑桔科):科的特征;柑桔属、花椒属、黄蘖属、枳属及其主要种类的形态和用途;其它常见植物。

三十三、牻牛儿苗目(目的主要特征)

牻牛儿苗科:特征简述;习见种类。
   三十四、伞形目(目的一般特征)
  1、五加科:特征简述;人参、楤木、五加等植物的形态和经济用途。
    *2
、伞形科:科的特征;胡萝卜及其它食用、药用植物的形态和分布。


第九次课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五)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第一纲 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六)菊亚纲

基本要求:

1、掌握菊亚纲植物的共同特征,了解菊亚纲内各目植物间的进化关系。

2、掌握菊亚纲各科植物的特征及重要的经济植物。

3、掌握萝藦科植物花结构与虫媒传粉适应性。

4、了解鼠尾草属植物花的杠杆雄蕊与虫媒传粉的适应性。

5、掌握连翘与金钟花的区别。

6、掌握玄参科与唇形科的异同点。

7、掌握桔梗科植物最关键的野外识别特征。

8、掌握茜草科植物最关键的野外识别特征。

重点:

菊亚纲各科植物的特征及重要的经济植物。

难点:

1菊亚纲内各目植物间的进化关系。

2、萝藦科植物花结构与虫媒传粉适应性。

3、鼠尾草属植物花的杠杆雄蕊与虫媒传粉的适应性。

4、菊科植物花结构与虫媒传粉的适应性。

授课时数:3学时

基本内容:

第六亚纲  菊亚纲(Asteridae)(3学时)
   
特征概述
  三十五、龙胆目(目的一般特征)

1、龙胆科:特征简述,本地习见植物。
  *2、夹竹桃科:科的特征;夹竹桃、长春花、罗布麻的形态和用途;其它重要的药用植物和野生橡胶植物。
    *3
、萝摩科:特征简述,重要代表植物。
  三十六、茄目(目的一般特征)
  *1、茄科:科的特征;马铃薯、茄、番茄、辣椒、烟草的形态和用途,其它重要的药用植物。
  *2、旋花科:科的特征;甘薯、蕹菜的形态和用途,其它重要的观赏植物。
  三十七、唇形目(目的一般特征)

*1、马鞭草科:科的特征;重要经济植物的形态和效用。
  *2、唇形科:科的特征;薄荷、益母草、藿香、紫苏属的形态特点;鼠尾草属的花对昆虫传粉的适应;其它重要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的利用。
  三十八、玄参目(目的一般特征)
  *1、木犀科:科的特征;女贞、木犀(桂花)、梣(白蜡树)的形态及用途;其它有用植物。
  *2、玄参科:科的特征;泡桐、地黄、玄参的形态及用途;其它重要植物的形态和效用。
  三十九、桔梗目(目的主要特征)
    *
桔梗科:科的特征;沙参、桔梗、党参的形态和用途,其它习见植物的形态和效用。

四十、茜草目(目的主要特征)

*茜草科:科的特征;栀子、茜草、香果树、小果咖啡、金鸡纳的形态和效用;其他重要植物概述。
  四十一、川续断目(目的主要特征)

*忍冬科:科的特征;忍冬属、荚迷属的特征;习见植物的形态和用途。
  四十二、菊目( 目的主要特征)
    *
菊科:科的特征;花的形态、构造的复杂性以及对传粉的适应;本科重要属种的形态和用途。
   

第十次课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六)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第二纲 百合纲(单子叶植物纲):(七)泽泻亚纲,(八)槟榔亚纲,(九)鸭跖草亚纲

基本要求:

1、了解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从花的结构上说明泽泻亚纲、槟榔亚纲、鸭跖草亚纲、姜亚纲和百合亚纲的进化关系。

2、掌握泽泻亚纲、槟榔亚纲和鸭跖草亚纲各科的主要特征及重要代表植物。

3、搞清泽泻亚纲植物的原始性及水生生活的适应性。

4、搞清天南星科植物花序类型,特点及与虫媒传粉的关系。

5、搞清鸭跖草花结构、禾本科植物花结构与传粉的关系。

重点:

1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

2泽泻亚纲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原始性。

3、泽泻亚纲、槟榔亚纲和鸭跖草亚纲各科的主要特征及重要代表植物。

难点:

1从花结构上说明泽泻亚纲、槟榔亚纲、鸭跖草亚纲、姜亚纲和百合亚纲的进化关系。

2泽泻亚纲植物形态与水生生活的适应性。

3、天南星科植物花序类型、特点,鸭跖草花结构,禾本科植物花结构与传粉的关系。

授课时数:3学时

基本内容:

第二纲 百合纲 Liliopsida(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6学时)
   
第七亚纲  泽泻亚纲(Alismatidae)(3学时)
   
特征概述
  四十三、泽泻目(目的一般特征)
   
泽泻科:科的特征;泽泻、慈菇的形态、生态和用途。
   
第八亚纲  棕榈亚纲(Arecidae
   
特征概述
   
四十四、槟榔目(目的一般特征)
   
槟榔科:科的特征;棕榈属、蒲葵属、椰子属区别,代表植物的形态、生态和用途
   
四十五、天南星目(目的一般特征)
   
天南星科:科的特征;半夏属、天南星属、芋属的区别,代表植物的形态、生态和用途。
   
第九亚纲  鸭跖草亚纲(Commelinales

特征概述
   
四十六、鸭跖草目(目的一般特征)
   
鸭跖草科:科的特征
  四十七、莎草目(目的一般特征)
  *1、莎草科:科的特征;藨草属、莎草属和荸荠属及其代表植物的形态特点、分布和用途。
    *2
、禾本科:科的特征(营养器官的特点,小穗的结构、花的构造、果实的特征)。与莎草科比较;竹亚科与禾本科的区别;重要种属的形态、生态特点和用途。本科植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第十一次课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七)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第二纲 百合纲(单子叶植物纲):(十)姜亚纲,(十一)百合亚纲

基本要求:

1、掌握姜亚纲、百合亚纲各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2、搞清姜科、兰科植物花结构与虫媒传粉的关系。

3、掌握兰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中最高等类群的原因。

重点:姜亚纲、百合亚纲各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难点:姜科、兰科植物花结构与虫媒传粉的关系。

授课时数:3学时

基本内容:

第十亚纲  姜亚纲(Zingiberales
   
特征概述
   
四十八、姜目(目的一般特征)
    1
、姜科:科的特征
     
第十一亚纲  百合亚纲(Liliidae)(3学时)
   
特征概述
  四十九、百合目(目的一般特征)
  *1、百合科:科的特征;百合属、贝母属、黄精属、葱属、天门冬属及其代表种的形态特点和效用;其它重要经济植物。
  2、石蒜科:特征概述;石蒜的形态和用途。
  五十、兰目(目的一般特征)

*兰科:科的特征;重要种、属的形态、生态特点和用途; 本科植物花的结构,对昆虫传粉的高度适应。

第十二次课

第八章 被子植物(八):第五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一、被子植物的起源,二、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第九章 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动态。

基本要求:

1、了解被子植物起源的时间、发源地和可能的祖先问题的一些学说。

2、掌握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的真花和假花学说及其流行的分类系统。

3、了解植物分类学在数值分类、细胞分类、化学分类和超微结构分类方面的发展动态。

重点:

1真花学说和假花学说。

2、恩格勒系统、哈钦森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和克郎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难点:

1被子植物的起源演化的时间、发源地和可能的祖先。

2、真花学说和假花学说。

授课时数:3学时

基本内容:

第五节  被子植物起源与系统发育(支撑课程目标123 2学时)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

(一)起源的时间

(二)发源地

(三)可能的祖先

(四)单子叶植物的起源
二、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分类系统

(一)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两大学派

(二)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第十三章  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动态(1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3

简单介绍实验分类学、数值分类学、化学分类学、细胞分类学和生物系统学的研究动态。

第十三次课  总复习课3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高等植物各类群、各科植物的特征和代表植物。

2、掌握高等植物、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种子植物等给概念和范畴。

3、掌握高等植物各类群、各科植物的形态术语概念。

4、了解和把握植物形态结构特征与生存环境的适应性。

5、了解和把握植物花结构特征与传粉条件的适应性。

6、了解和掌握高等植物各类群之间的进化关系。

重点:

1、掌握高等植物各类群、各科植物的特征和代表植物。

2、掌握高等植物、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种子植物等给概念和范畴。

3、掌握高等植物各类群、各科植物的形态术语概念。

难点:

1、了解和把握植物形态结构特征与生存环境的适应性。

2、了解和把握植物花结构特征与传粉条件的适应性。

3、了解和掌握高等植物各类群之间的进化关系。

授课时数:3学时

基本内容:

半年来所讲授课件内容(参考马炜梁《植物学》第八至第十三章;马成亮《植物学学习指导与习题》)

绪论

第八章 苔藓植物

第九章 蕨类植物

第十章 植物的系统发育

第十一章 裸子植物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

第一纲 木兰纲(双子叶植物纲)

(一)木兰亚纲

(二)金缕梅亚纲

(三)石竹亚纲

(四)五桠果亚纲

(五)蔷薇亚纲

(六)菊亚纲

第二纲 百合纲(单子叶植物纲)

(七)泽泻亚纲

(八)槟榔亚纲

(九)鸭跖草亚纲

(十)姜亚纲

(十一)百合亚纲

第十三章 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动态

、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植物学(2)》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为目标,着重讲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与少而精的原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植物学(2)》的基本理论,增强学生在以后教学与研究中的创新能力(带星号的章节为课外阅读材料)。

授课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板书加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缺乏教学实践经验这一事实,本的校园实习环节,除教师讲授外,还倡导“对植物学兴趣浓厚的学生,进行“小先生”培养,以便讲解校园植物实习”的活动,即在校园植物学实习过程中,让“小先生”协助教师带队讲解植物学知识,生动有趣,活灵活现在校园不同角落,形成一道“以教带学、以学促教”的靓丽风景。通过这样的活动来突出教学的真实性,使学生在“教学现场”中发现、提出并解决植物学问题,获得相关的教学知识与技能。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为活动表现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活动表现评价主要是学生平时在课堂学习、实验课学习和校园及野外植物学实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实验作业、校园实习作业与课堂表现相结合)占30%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课程目标1

1、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学证据和分类学处理方法;了解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况;植物分类方法、基本单元、物种概念及其命名法规。

2、掌握高等植物的关键特征、各类群之间的比较和进化关系。

3、掌握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以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史、亲缘关系等基本知识;

4、掌握种子植物重要科、属、种的特征、亲缘关系、分布和经济价值等知识;

5、自主识别、鉴定种子植物的能力。

1、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学证据和分类处理方法,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史,植物分类方法、基本单元、物种概念及其命名法规。

2、高等植物的关键特征、各类群之间的比较和进化关系。

3、苔藓植物主要特征及生活史;苔纲、角苔纲和藓纲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4、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生活史;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松叶蕨亚门、木贼亚门和真蕨亚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5、种子植物的特征及生活史;裸子植物的特征及生活史;铁树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植物。

6、被子植物主要特征及生活史;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主要特征、分类及重要科的特征及代表植物。

7、被子植物起源与系统发育;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1课堂回答问题及讨论情况。

2、课堂作业。

2实验操作及作业。

3、植物校园及野外实习。

4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2

1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解剖植物的方法和步骤。

2、学会编制和使用植物检索表,对植物进行鉴定的能力。

3、野外自主识别植物的技巧与能力。

1植物各器官的解剖观察及器官术语描述。

2、利用新鲜植物编制植物检索表,利用检索表鉴定植物。

3、利用所学植物分类学知识,野外判断识别植物。

1、实验动手能力、思考问题和实验作业。

2、利用检索表自主鉴定植物。

3、野外自主判断识别植物。

4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3

1、通过查阅相关专业资料、综合分析自己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2、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和见解并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3、树立终身学习与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学会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

1、植物学研究专题的选择与确定。

2、文献查阅、信息整理加工,提出研究方案的可行性。

3、根据研究方案,主动完成研究工作情况。

1植物研究选题的意义。

2研究方案和方法步骤的可行性。

3研究结果解决问题情况。

4期末考试。

七、考核方式

学生考核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实验作业成绩、校园实习作业成绩与课堂表现相结合)和期末考试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再结合平时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

期末试卷采取教考分离、题库选题的方式。

课程目标

期末考试占比%

平时成绩占比%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1

80

60

分目标达成度=0.7´期末成绩/分目标总分+0.3´平时成绩/分目标总分

课程目标2

10

20

课程目标3

10

20

、教材与学参考资料

教学推荐使用的教材

马炜梁 编著. 2009. 《植物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主要教学参考书

1、吴国芳等. 1992. 《植物学》(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山大学、南京大学. 1983. 《植物学》(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3、叶创兴等. 2002. 《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中山大学出版社。

4、周 仪 等主编.  1988《植物学》(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

5、汪劲武. 1984. 2003. 《种子植物分类学》(第一、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6、傅承新. 2002. 《植物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7、胡人亮. 1987. 《苔藓植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8Judd, W. S., et al. 2009. Plant Systematics: a Phylogenetic Approach. Sinauer Associates, Inc. Publishers, Sunderland, MA, USA.

9Lawrence, G. H. M. 1951. Taxonomy of Vascular Plants.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New York. 823 pages.

10Arthur Cronquist. 1981. An Integrat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九、课程学习建议

1、自主学习,建议学生通过校园植物网自主查阅植物学学习资源,自主设计、自主撰写植物学网络推文,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

2、建议组成植物学兴趣小组,在校园及其周边九仙山、石门山、尼山等,还有泗河、沂河流域随时进行野外考察,观察植物,采集植物标本。

2.小组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并以主题发言或研究性小论文的方式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展示。

十、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1

1、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学证据和分类学处理方法;了解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况;植物分类方法、基本单元、物种概念及其命名法规。

2、掌握高等植物的关键特征、各类群之间的比较和进化关系。

3、掌握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以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史、亲缘关系等基本知识;

4、掌握种子植物重要科、属、种的特征、亲缘关系、分布和经济价值等知识。

1、熟练掌握植物分类学基本概念、分类学证据和分类处理方法,深刻了解植物分类学发展史,熟练掌握植物分类方法、物种概念及其命名法规。

2、熟练掌握高等植物的关键特征;通过各类群之间的特征比较,深刻了解进化关系。

3、熟练掌握苔藓植物主要特征及生活史;熟练掌握苔纲、角苔纲和藓纲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4、熟练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生活史;熟练掌握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松叶蕨亚门、木贼亚门和真蕨亚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5、熟练掌握种子植物的特征及生活史;熟练掌握裸子植物的特征及生活史;熟练掌握铁树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植物。

6、熟练掌握被子植物主要特征及生活史;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主要特征、分类及重要科的特征及代表植物。

7、深刻了解被子植物起源与系统发育;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1、较好掌握植物分类学基本概念、分类学证据和分类处理方法,了解植物分类学发展史,熟练掌握植物分类方法、物种概念及其命名法规。

2、较好掌握高等植物的关键特征;通过各类群之间的特征比较,了解进化关系。

3、较好掌握苔藓植物主要特征及生活史;掌握苔纲、角苔纲和藓纲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4、较好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生活史;较好掌握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松叶蕨亚门、木贼亚门和真蕨亚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5、较好掌握种子植物的特征及生活史;较好掌握裸子植物的特征及生活史;较好掌握铁树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植物。

6、较好掌握被子植物主要特征及生活史;较好掌握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主要特征、分类及重要科的特征及代表植物。

7、较好了解被子植物起源与系统发育;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1、掌握植物分类学基本概念、分类学证据和分类处理方法,了解植物分类学发展史,掌握植物分类方法、物种概念及其命名法规。

2、掌握高等植物的关键特征;通过各类群之间的特征比较,了解进化关系。

3、掌握苔藓植物主要特征及生活史;掌握苔纲、角苔纲和藓纲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4、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生活史;掌握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松叶蕨亚门、木贼亚门和真蕨亚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5、掌握种子植物的特征及生活史;掌握裸子植物的特征及生活史;掌握铁树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植物。

6、掌握被子植物主要特征及生活史;掌握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主要特征、分类及重要科的特征及代表植物。

7、了解被子植物起源与系统发育;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1、基本掌握植物分类学基本概念、分类学证据和分类处理方法,了解植物分类学发展史,基本掌握植物分类方法、物种概念及其命名法规。

2、基本掌握高等植物的关键特征;通过各类群之间的特征比较,了解进化关系。

3、基本掌握苔藓植物主要特征及生活史;基本掌握苔纲、角苔纲和藓纲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4、基本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生活史;基本掌握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松叶蕨亚门、木贼亚门和真蕨亚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5、基本掌握种子植物的特征及生活史;基本掌握裸子植物的特征及生活史;基本掌握铁树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植物。

6、基本掌握被子植物主要特征及生活史;基本掌握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主要特征、分类及重要科的特征及代表植物。

7基本了解被子植物起源与系统发育,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1、没掌握植物分类学基本概念、分类学证据和分类处理方法,不了解植物分类学发展史,没掌握植物分类方法、物种概念及其命名法规。

2、没掌握高等植物的关键特征;通过各类群之间的特征比较,不了解进化关系。

3、没掌握苔藓植物主要特征及生活史;没掌握苔纲、角苔纲和藓纲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4、没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生活史;没掌握石松亚门、水韭亚门、松叶蕨亚门、木贼亚门和真蕨亚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5、没掌握种子植物的特征及生活史;没掌握裸子植物的特征及生活史;没掌握铁树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植物。

6、没掌握被子植物主要特征及生活史;没掌握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主要特征、分类及重要科的特征及代表植物。

7、不了解被子植物起源与系统发育,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课程目标2

1、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解剖植物的方法和步骤。

2、学会编制和使用植物检索表,对植物进行鉴定的能力。

3、野外自主识别植物的技巧与能力。

1、熟练解剖植物器官,准确描述器官特征。

2、依据新鲜材料熟练编制植物检索表,并以此准确鉴定植物。

3、利用所学植物分类知识,野外准确识别出常见植物的科。

1、能解剖植物器官,并描述器官特征。

2、依据新鲜材料能编制植物检索表,并以此鉴定植物。

3、利用所学植物分类知识,野外识别出常见植物的科。

1、能解剖植物器官,基本能描述器官特征。

2、依据新鲜材料编制植物检索表,并以此基本上鉴定出植物。

3、利用所学植物分类知识,野外基本识别出常见植物的科。

1、粗略解剖植物器官,粗略描述器官特征。

2、依据新鲜材料熟练编制植物检索表,并以此粗略鉴定植物。

3、利用所学植物分类知识,野外粗略识别出常见植物的科。

1、不会解剖植物器官,不能描述器官特征。

2、依据新鲜材料不能编制植物检索表,并以此不能鉴定出植物。

3、利用所学植物分类知识,野外不能识别出常见植物的科。

课程目标3

1通过查阅相关专业资料、综合分析自己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2、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和见解并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3、树立终身学习与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学会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

1、根据所学植物学知识,能准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植物研究专题。

2、通过查阅文献、整理加工相关信息,提出的研究方案切实可行。

3、根据研究方案,自圆满完成研究工作。

1、根据所学植物学知识,能够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植物研究专题。

2、通过查阅文献、整理加工相关信息,提出研究方案可行。

3、根据研究方案,自主完成研究工作。

1、根据所学植物学知识,能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植物研究专题。

2、通过查阅文献、整理加工相关信息,提出研究方案比较可行。

3、根据研究方案,在同学协助下可以完成研究工作。

1、根据所学植物学知识,还可以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植物研究专题。

2、通过查阅文献、整理加工相关信息,提出研究方案修改后可行。

3、根据研究方案,在同学协助下可以完成研究工作。

1、根据所学植物学知识,自己找不到感兴趣的植物研究专题。

2、通过查阅文献、整理加工相关信息,提出研究方案不可行。

3、根据研究方案,即使在同学协助下也不能完成研究工作。



上一条:《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下一条:《植物学(1)》教学大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