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晚7:00—9:00,我们山东省初中生物特级教师工作坊淄博群组的全体老师聆听了谭永平老师的报告《教学情境的创设》。
谭老师的报告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情境辨析,二是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三是怎样的情境才是好的情境,四是如何创设情境,五是如何设计整节课的教学情境,最后总结了一系列创设教学情境的注意事项,他的报告引经据典,理论与实例紧密结合,语言平实,通俗易懂,用浅显的语言,鲜明的实例传递了理念、教会了方法。谭老师所讲的内容是三新(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为如何进行生物教学提供了一个“抓手”,那就是情境教学,同时为老师们如何转化为“情绪劳动者”提供了思路,那就是教学不仅要有“境”,更要有“情”。
淄博群组的老师们,不仅认真聆听了谭永平老师的报告,认真做了笔记,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知识是从情境中提炼出来的,学生的学习应该还原到情境中去,让学生从情境中感悟人类探索知识过程,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张美:
认真聆听了谭专家的报告,内容高屋建瓴,收获颇多。谭专家从情境的资源及和学习的特征等方面对教学情境进行了仔细的辨析,教学情境要有境,更有情,报告结合案例阐述了好的教学情境不能是标签化、碎片化、表面化、庸俗化的,什么才是好的教学情境呢?以我们在学习血液这一知识点时,可采取各种别出心裁的角色进行扮演,如:学习“五官争功”的进行相声展示,让学生分小组扮演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通过舞台合作展示其形态、数量、特点及功能,突破第一个重点。同时结合专家情境不能碎片化的建议,在接下来探究血液疾病时,再次让学生扮演门诊小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去分析诊断贫血、扁桃体发炎及血流不止患者的症状及报告单,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突破第二个重点。通过此问题情境的设计让学生聚焦科学,聚焦生活,结合生活情境,解决真实问题。
生活即教育,这在生物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所以我们生物教师要善于用生活中常见现象创设情境,精心挖掘教育价值,在丰富多样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爱国精神。
伊宝姣:
谭老师对情境的内涵做了说明,其中教学情境是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并能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重在“引”命题情境重在“评”。好的教学情境具有以下几点:可信、可亲、情真、理蕴、意远。在我们运用真实生活情境时要注意其复杂性,具有人文情怀、悲悯情怀是底线。我们选取的素材要与所学内容紧密联系,能帮助进行概念构建、思维训练,用素材时要会搭台阶,通过恰当的设问引导学生从情境到学习目标的实现。设问可参照课本的设问,直指核心内容的教学。教学情境不能滥用,宜精不宜过多,要思考如何设计出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情境。在平时教学中,我要注意对情境要进行深入的加工利用,使其具有科学性、严谨性,能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正面的引导,帮助更有效的实现学习目标、启发思维、提升素养。
李庆波:
认真聆听了谭永平教授的关于《教学情境的创设》的报告。谭教授分析了什么是教学情境,结合案例阐述了好的教学情境具有的可信、可亲、情深、理蕴、意远等特点,并结合教材教学案例探讨了教学中怎样创设好的情境。结合谭教授的报告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我感觉创设教学情景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创设情境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境引入,借此发现、提出问题,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使得问题与生活相联系,生动有趣的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2.创设情境可以使课堂教学直观化、形象化,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我们要尽力去发掘和收集有用的情境素材,但是个人视野还是比较局限的,再说要每节课都这么做,精力上也会有困难。3.创设情境可以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 。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有价值的,感受生活处处有情趣,因此,情境教学在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创设生动的情境,是诱发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在实际情境中教学法,让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进入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创设情境是希望学生能够从复杂的现实情景中去提高思想素质,发现并提出社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自己试着去解决问题,是模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整个过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
苑爱强: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谭永平老师的讲座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学习的的重要性。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情境的价值。正如赞科夫所言:“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教学情境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三是为新知识与旧知识搭建桥梁。情境教学从形式上来看,是在实际生活中创设情境,尽可能地让学生处于真实的情境之中去思考和学习;从内容上来看,是教给学生与实际生活相关,符合当下生活和成长需要的知识;从意义上来看,是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收获意义感。只有这样,知识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和当下生命相融合,才能在学生的认知结构当中建构起自己的经验,如此,才是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
徐帅:
当前,我们的课堂与命题都在强调情境创设,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1.情境标签化,不明白情境创设意义,生硬地创设情境,并牵强附会地与核心素养相关联;2.情境碎片化,一堂课创设许多情景,彼此孤立,使学生应接不暇,没有一条主线将其穿起;3.情境表面化,创设了情景,但意义却未挖掘,很多仅仅被简单用来引入新课之用;4.情境庸俗化,真实的情境改成虚假的故事,有些故事科学性经不起推敲。好的情境要真实、理蕴、适宜、情深、意远,要“境”与“情”相结合。要善于发现、挖掘、运用好的情境,谭主任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1.用生活中常见现象创设情境、挖掘教育价值;2.针对前科学概念创设情境、引导概念建构;3.利用科学史创设情境、思与情兼具;4.用我国科技进展创设情境、渗透爱国精神。前三点在日常教学中使用较多,但是最后一点往往被我们忽略掉。翻阅古籍会发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事实上,中国古代科学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近代逐步落后,而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领导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下,我们奋起直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再次走在世界前列。通过展示我国科技成就,让学生加深对祖国的认同、对党的认同,提升学生对科学家的尊敬崇拜情感,在学生心中种下科学报国的种子。我们要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在专业书籍中仔细思考,在网络资源中细细甄别,最终用科学的教学情境助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索相云:
通过学习让我受益良多,知道什么样的情境才是好的情境。生物学教学的情境,首先一定有“境”,因此,“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就不属于创设情境。作为情境,最好还要有“情”,因此,用生活中或科学研究中的事实、现象等作为进行学习任务的支撑材料,如果能唤醒学习意愿,连接旧有经验,引起情感共鸣,让学生从中发现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建构概念、提炼观念、训练思维、感悟美好,就是好的“情境”。情境要起到作用,就需要达到形真、情深、意远、理蕴,而且四者不可分割,如果没有意远和理蕴,即思想精神和理性智慧的高水平,就不会有情深而只有浅表的感情;如果没有情深,那么形真就是单纯的物却无生命意义。一是情境应该是真实的、可靠的,而不是虚假的。即便是具有虚拟性质的情境,也应该是来自真实世界又高于一般生活的抽象;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实的来自生活的情境,学生有一定感触的情境是好的情境;二是情境中的道理深刻,需要调动思维。提供事实现象后,应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作出指向明确的思考引导,以帮助学生建构概念、磨砺思维、提升观念;三是要基于情境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和问题能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前科学概念关联,对学习者来说要有一定难度,它所包含的学习内容,学习者部分了解,但是又不能完全了解。学习者感到要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既不会轻而易举,也不是毫无可能。四是要有人文关怀是底线。情境和问题能够引起情感的共鸣,充满人文关怀。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很可能既有科学问题,也有人文、社会问题。五是情境要立意高远,促进人的发展。
王善娥:
在教学中有效利用生活情境能够事半功倍。例如,学习《两栖类》时,利用小蝌蚪找妈妈的生活情景导入,既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也作为整节课的主线,从头到尾进行穿插和引导,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情境教学贵精不贵多。在实际教学中,自己也常常存在疑问,是不是情境教学越多越好,通过谭老师的培训,解答了我自己教学中的疑惑,为自己的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恰当的应用情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训练。恰当情境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讲解呼吸系统的相关知识时,引入一系列的情景,例如:为什么在游泳时,水没过胸部,会感觉呼吸困难?古代女子束腰,有利于身体健康吗?通过这些情境问题的引导,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训练,充分理解胸廓容积变化和吸气的关系。情境教学,给我们教学增加了活力,也是自己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也希望借助此次培训,更好地阅读这方面的书籍,争取做得更精、更钻。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转瞬2021年即将过去,在这几个月中我们在燕老师的带领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2022年即将到来,新的一年,带着期盼、带着梦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将更加努力提升自我,早日实现“弘扬立德树人 彰显独树一帜 展示教育风采 引领卓越发展”特级教师工作坊的目标。
淄博初中生物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