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椎动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
094095 |
课程类别 |
专业基础课 |
课程名称 |
无脊椎动物学 |
英文名称 |
Invertebrate Zoology |
学分 |
3 |
建议修读学期 |
1 |
总学时数 |
75 |
其中:实践学时 0 |
实验学时 |
36 |
其他学时 |
无 |
预修课程 |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 |
考核方式 |
期末考试、平时作业、课堂参与、实验报告等 |
适用专业 |
生物科学(师范) |
大纲执笔人 |
舒凤月 |
大纲审核人 |
秦海明 |
一、课程性质
无脊椎动物学是生物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培养生物学专业师范生教书育人、治学育人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系统进化和发育历史,掌握动物的基本形态特征与有机的功能关系、动物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研究方法、动物与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作为后续课程动物生理学、遗传学、保护生物学、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等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胜任中学动物学教学工作的能力和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该课程是必威BETWAY官网生物科学专业一年级学生在第1学期时必修该课程,可视作其从事生物学学习的启蒙课程,使初入大学的学生扎实地学好动物学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发展建立稳固的专业理论基础。通过动物学的教学,结合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使学生着重了解和掌握无脊椎动物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为从事生物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以适应改革发展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标
1. 掌握无脊椎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由学习知识、技能到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转变,将动物学知识运用于生物学及相关领域学科中的科学现象的解释,为今后的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奠定良好的动物学理论基础。(支撑毕业要求3)
2. 利用动物学中与中学生物学联系紧密的知识点,让学会自主安排教学内容,初步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4)
3. 通过无脊椎动物专题知识讨论,使学生掌握查阅文献、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能,树立终身学习与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学会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支撑毕业要求3、7)
4. 在课程教学中贯穿各类群的研究现状、重大科学发现以及相关的国家环保理念(如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两山论等),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扩展学生学习思路,深刻领会国家发展理念的含义,创造性的将专业知识融入产业化发展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支撑毕业要求6)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 |
1. 掌握无脊椎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面临的相关问题。 2.理解无脊椎动物学与各学科的交叉,开拓学习视野,能够跨学科解决生物学科及其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毕业要求4 教学能力 |
通过学情分析,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与安排,形成一定的教学设计能力。 |
课程目标2 |
毕业要求6 综合育人 |
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素养; 2. 加深学生对国家发展理念的理解; 3. 理解专业知识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课程目标4 |
毕业要求7 终身学习 |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创造性的解决,树立终身学习与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学会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 |
课程目标3 |
四、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绪论 (支撑课程目标1)
基本要求:
1. 了解学习动物学的意义及发展历程。
2. 了解动物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
授课时数:2学时
基本内容:
0.1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学的研究范畴;
0.2动物分类;
0.3 动物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支撑课程目标1、2、3)
基本要求:
1. 理解掌握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掌握原生动物门各主要类群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各纲的主要特征;
3. 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原生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教学重点: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各纲代表种类的形态结构特点及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原生动物的排泄与生殖方式,代表种类的形体结构与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授课时数:5学时
基本内容:
§1.1 原生动物门主要特征;
§1.2原生动物的主要类群: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的代表种类、主要特征及重要类群;
§1.3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4原生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第二章 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与起源 (支撑课程目标1、2、3)
基本要求:
1. 了解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2. 理解掌握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几个关键阶段(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与体腔的形成等);
3. 理解掌握生物发生率的基本内容;
4. 了解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学说:群体学说与合胞体学说。
教学重点: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生物发生率。
教学难点:卵裂方式,原肠胚形成方式与过程,中胚层与体腔形成方式与过程。
授课时数:2学时
基本内容:
§2.1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2.2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
§2.3生物发生律;
§2.4多细胞动物起源学说。
第三章 海绵动物门 (支撑课程目标1、2、3)
基本要求:
1. 理解掌握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了解海绵动物的主要类群;
3. 了解海绵动物在动物演化中地位。
教学重点: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水沟系统的结构及其在各种生理功能完成中的作用。
授课时数:1学时
基本内容:
§3.1 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2 海绵动物门的分类;
§3.3 海绵动物的分类地位。
第四章 腔肠动物门 (支撑课程目标1、2 、3)
基本要求:
1. 理解掌握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 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特征;
3. 理解掌握腔肠动物三个纲之间形态结构的异同点及演化;
4. 了解腔肠动物门的起源与演化。
教学重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各纲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各纲代表动物形态结构之间的演化。
授课时数:4学时
基本内容:
§4.1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4.2 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水螅;
§4.3 腔肠动物门分纲;
§4.4 腔肠动物门的系统发展。
第五章 扁形动物门 (支撑课程目标1、2 、3)
基本要求:
1. 理解掌握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理解蠕虫类的主要特征及所包括的类群;
3. 理解掌握扁形动物三个纲之间形态结构(如皮肌囊、原肾管)的异同点及演化;
4. 理解掌握典型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寄生虫形态结构与寄生生活的适应性;
5. 了解寄生虫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教学重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动物演化上的重要意义,各纲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及与生活方式的适应性,寄生虫的危害与防控措施。
教学难点:皮肌囊、原肾管等结构在不同类群中演化及其与生活方式的适应性,寄生虫的生活史与防治措施。
授课时数:6学时
基本内容:
§5.1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5.2 扁形动物门分纲;
§5.3寄生虫的危害与防治原则;
§5.4寄生现象和寄主更换。
第六章 原腔动物 (支撑课程目标1、2、3 )
基本要求:
1. 理解原腔动物的共同特征;
2. 理解掌握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 了解蛔虫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史特点。
教学重点:原腔动物的共同特征,线虫动物门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活史。
教学难点:原体腔的形成过程及意义。
授课时数:2学时
基本内容:
§6.1 原腔动物共同特征;
§6.2 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6.3 代表种类:人蛔虫;
§6.4 几种重要的寄生线虫。
第七章 环节动物门 (支撑课程目标1、2、3 )
基本要求:
1. 理解掌握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2. 掌握环节动物不同类群形态结构与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3. 了解环节动物的系统发展。
教学重点: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演化上的重要意义,环节动物形态结构与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教学难点:次生体腔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皮肌囊的演化及其与生活方式的适应性,排泄系统的改变与适应性。
授课时数:4学时
基本内容:
§7.1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7.2 代表种类:环毛蚓;
§7.3 环节动物分纲;
§7.4 环节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第八章 软体动物门 (支撑课程目标1、2、3 )
基本要求:
1. 结合主要特征,理解软体动物种类多、分布广、数量大的原因;
2. 理解掌握软体动物不同类群形态结构与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3. 了解淡水贝类的生态功能与价值。
教学重点: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软体动物不同类群形态结构与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教学难点:软体动物体腔的形成过程及意义,无脊椎动物排泄方式的演化。
授课时数:4学时
基本内容:
§8.1 引言:软体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8.2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8.3 软体动物门分纲。
§8.4 软体动物门的起源与演化。
第九章 节肢动物门 (支撑课程目标1、2、3 )
基本要求:
1. 理解掌握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理解节肢动物在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原因;
3. 理解掌握节肢动物登陆所面临的困难及其适应性;
4. 了解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有害昆虫的防止办法。
教学重点: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不同类群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演化;昆虫的基础生物学特点;节肢动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
教学难点:混合体腔的形成过程及意义;节肢动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
授课时数:6学时
基本内容:
§9.1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9.2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9.3 节肢动物登陆所面临困难及解决方式;
§9.4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9.5节肢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第十章 棘皮动物们 (支撑课程目标1、2、3 )
基本要求:
1. 理解掌握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了解海盘车的形态结构特点;
3. 了解棘皮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学重点:海盘车的形态结构及棘皮动物门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的区分及后口动物中胚层与体腔的形成过程;无脊椎动物消化相关结构的演化。
授课时数:2学时
基本内容:
§10.1 引言: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
§10.2 代表种类:海盘车;
§10.3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0.4 棘皮动物门的分类;
§10.5 棘皮动物门的系统发展。
第十一章 半索动物 (支撑课程目标1、2、3 )
基本要求:
1. 理解掌握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了解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地位。
教学重点: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地位。
授课时数:1学时
基本内容:
§11.1 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11.2 柱头虫的形态结构;
§11.3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地位。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动物学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为目标,着重讲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与少而精的原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增强其在以后教学与教学研究中的创新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板书加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模式。针对师范生缺乏教学实践经验这一事实,本课程教学除教师讲授外,还倡导“案例教学”。即以某个知识点为一讨论案例,启发学生试讲,互动等。通过典型的教学案例来突出教学的真实性,使师范生在“教学现场”中发现和提出生物教学问题,获得相关的教学知识与技能。
六、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为实验表现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验表现评价主要是学生平时在实验教学与实验过程中的态度、实验技巧、实验效果等方面,评价依据主要是实验报告的撰写,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30%。
课程目标 |
考核内容 |
评价依据 |
课程目标1. 掌握无脊椎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由学习知识、技能到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转变,将动物学知识运用于生物及相关领域中,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
(1)无脊椎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2)无脊椎动物各类群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及其与生活方式适应性; (3)无脊椎动物各类群典型结构(体壁、消化、排泄、生殖等)的演化趋势; (4)无脊椎动物各类群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作用; (5)运用无脊椎动物基础知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
1. 课堂出勤 2. 主题发言与课堂讨论 3. 平时笔记与总结 4. 随堂测验 5. 期末考试 |
课程目标2. 利用无脊椎动物学中与中学生物学联系紧密的知识点,让学会自主安排教学内容,初步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能力。 |
(1)无脊椎动物学与中学生物学知识的结合与应用; (2)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计。 |
1. 课堂讨论 2. 主题发言 3. 平时笔记与总结 4. 随堂测验 |
课程目标3. 通过无脊椎动物学专题知识讨论,使学生掌握查阅文献、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技能,树立终身学习与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学会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 |
(1)无脊椎动物学专题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文献查阅、信息整理加工能力; (3)主动完成情况。 |
1. 主题发言与课堂讨论 2. 随堂测验 3. 期末考试 |
七、考核方式
学生考核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再结合平时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
期末试卷采取教考分离、题库选题的方式。
课程目标 |
期末考试占比% |
平时成绩占比% |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
课程目标1 |
70 |
60 |
分目标达成度=(0.7´期末成绩/分目标总分)+(0.3´实验成绩/分目标总分) |
课程目标2 |
20 |
20 |
课程目标3 |
10 |
20 |
八、教材与学参考资料
教学推荐使用的教材:
刘凌云、郑光美编,《普通动物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主要教学参考书:
赛道建主编,普通动物学,科学出版社,2008;
陈小麟,动物生物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
侯林、赛道建编,动物学,科学出版社,2007;
刘凌云、郑光美编,普通动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江静波编著,无脊椎动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任淑仙编著,无脊椎动物学(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任淑仙编著,无脊椎动物学(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九、课程学习建议
1. 自主学习
建议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自主查阅课程中涉及的学习资源,自主设计、自主调节与评价学习过程,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
2. 小组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并以主题发言或研究性小论文的方式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展示。
十、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