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姚淑敏 执笔人:司美茹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必威BETWAY官网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课程编号:092003
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 学 时: 75 理论学时: 45 实验学时:30
学 分:4
开设专业: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植物学、动物学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一门基础学科,讲述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特性、生态作用、菌种鉴定以及遗传和变异规律。《微生物学》是生物类各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主要有植物学、动物学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遗传学基础。
(二)课程目标
《微生物学》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以微生物形态为主线,掌握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基本结构、功能表达、遗传变异等基本特征,从分子、细胞、个体、群体水平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遗传学的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关注学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学习中注意综合运用各学科相关知识,理性思维,理顺脉络,联系实际,拓宽思路,以达到培养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是什么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特殊关系;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1.掌握:微生物的定义、种类和特性,列文虎克、巴斯德和柯赫对微生物学的贡献,微生物学的定义和任务;
2.熟悉: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的应用。
重点:微生物的定义和特性,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的应用。
难点:列文虎克、巴斯德和柯赫对微生物学的贡献。
第二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学习各种原核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功能,了解原核生物的多样性。
1.掌握: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和功能,革兰氏染色的机制,G+与G-细胞壁的构造和化学成分的比较,细胞质主要成分—内含物功能,细菌特殊结构—糖被、鞭毛、芽孢的构造、特点,细菌群体形态-菌落和菌苔,各种原核生物的繁殖方式,古生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2.熟悉: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的形态、形状和大小,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概念,古生菌的概念和细胞结构,细胞壁缺损型,周质空间,核区,菌毛。
重点:各种原核生物的个体形态、结构,群体特征,繁殖方式,立克次氏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的特性,蓝细菌的特性。
难点:细菌细胞壁的组成、结构及革兰氏染色的机制,芽孢的耐热机制。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学习各种真核微生物,包括酵母菌、丝状真菌和蕈菌的基本结构特点、繁殖方式和主要类群。
1.掌握: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鞭毛、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的特点,霉菌营养菌丝的特化形式(菌环、菌网、附枝、附着枝、吸器、附着胞和菌核),霉菌气生菌丝的特化形式——子实体酵母菌的菌落特征,酵母菌的无性和有性繁殖方式,酵母菌单倍体和双倍体细胞独立存在的三种类型;
2.熟悉:霉菌的菌丝形态和功能,霉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霉菌繁殖方式,酵母菌个体形态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
重点:各种真核微生物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
难点:丝状真菌菌丝体的分化形式。
第四章 病毒
病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的大小、形态、化学组成和生活周期,亚病毒的结构特点,病毒的实际应用,病毒生长繁殖规律的一步生长曲线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及有关病毒非增殖性感染特别是噬菌体溶源性反应。
1.掌握:真病毒的特点和定义,病毒的群体形态(包涵体,噬菌斑,枯斑,空斑和病斑),病毒的培养,一步生长曲线的概念和阶段,病毒的复制周期,溶源性感染对细胞的影响;
2.熟悉:病毒的宿主,病毒的大小和形状,温和噬菌体的溶源现象,增殖性感染和非增殖性感染的异同,裂解性和非裂解性的区别,类病毒、卫星RNA和朊病毒的特点。
重点:真病毒的特点和定义,病毒的群体形态(包涵体,噬菌斑,枯斑,空斑和病斑)。
难点:一步生长曲线的概念和阶段,病毒的复制周期,溶源性感染对细胞的影响。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微生物营养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不同微生物各自的营养要求,配制相应微生物的培养基,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1.掌握:微生物的6种营养要素、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2.熟悉:培养基的配制,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重点:微生物的6种营养要素、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和培养基的配制。
难点: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及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掌握:微生物生长测定的测生长量和计繁殖数方法,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2.熟悉:同步培养和连续培养,控制微生物常用的化学物质和物理因素。
重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规律和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难点: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细菌的染色体基因组及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质粒)的结构和基本特点,微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本规律,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
1.掌握:微生物基因突变及其育种,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防止衰退的措施;
2.熟悉: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特点,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菌种保藏的原理与方法。
重点: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微生物选种、育种及菌种保藏的原理与方法。
难点:微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本规律。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微生物在自然分布的特点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微生物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1.掌握: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互生、共生、寄生、拮抗、竞争、捕食,微生物在碳素循环和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2.熟悉:各种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微生物在硫和磷循环中的作用。
重点: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和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碳素循环和氮素循环。
第九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代谢类型,化能自养微生物、化能异养微生物、光能营养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和特点,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径。
1.掌握:化能自养微生物、化能异养微生物、光能营养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和特点,生物固氮;
2.熟悉: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生物固氮,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
重点:化能自养微生物、化能异养微生物、光能营养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和特点,生物固氮。
难点:化能自养微生物、化能异养微生物的产能方式。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和分类方法。
1.掌握:通用分类单元,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的方法;
2.熟悉:通用分类单元,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重点: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
难点: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详见《遗传学实验》教学大纲。
四、学时分配
章 次 |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小计 | 讲授 | 实验 | 上机 | 习题 | 讨论 | 课外 | 备 注 |
第一章:绪论 | 2 | 2 |
|
|
|
|
|
|
第二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 12 | 6 | 6 |
|
|
|
|
|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 10 | 4 | 6 |
|
|
|
|
|
第四章:病毒 | 6 | 6 |
|
|
|
|
|
|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 10 | 4 | 6 |
|
|
|
|
|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 8 | 5 | 3 |
|
|
|
|
|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 9 | 6 | 3 |
|
|
|
|
|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 | 2 | 2 |
|
|
|
|
|
|
第九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 11 | 8 | 3 |
|
|
|
|
|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 5 | 2 | 3 |
|
|
|
|
|
合 计 | 75 | 45 | 30 |
|
|
|
|
|
|
|
|
|
|
|
|
|
|
|
五、考核说明
课程考核办法:笔试、闭卷;平时作业(10%);实验成绩(10%);期末(80%)。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主要教材
周德庆编著《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
(二)主要参考书目
1.沈萍主编《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 M.T.马迪根,J.M.马丁克,J.帕克著,杨文博等译《微生物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2001年